2018年,他的500件攝影作品和拍攝視頻被荷蘭國立博物館永久收藏;2019年6月,他的500件作品中12幅精選作品將在國立博物館,和倫勃朗和維米爾等著名藝術大師的畫作並列展出;他是荷蘭民眾每天使用的歐元硬幣設計者;荷蘭皇室欽點禦用攝影師;他拍攝的電影短片曾獲得荷蘭電影節金牛獎最佳短片提名……
他的攝影作品紮根於荷蘭曆史和藝術傳統,深受17世紀荷蘭繪畫大師米歇爾、梵高等大師的影響,油畫般渾厚的色彩;精致且充滿故事感的畫麵,被荷蘭國立博物館館長塔克蒂比斯尊稱為20世紀最後25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
最近,著名的荷蘭海牙照片博物館和海牙市立博物館前車水馬龍,常常會有旅行大巴卸下一大車一大車的男女老少,結伴前往博物館觀展。
這個今年2月份對外開放的展覽截至近日已經接待了20多萬觀展人士。因為展覽過於火爆,兩家博物館不得不把原定截至5月12號的展期延長至6月16日。
筆者前往觀摩展覽當天,狂風暴雨,氣象局發出的橙色警報都阻擋不了民眾高漲的觀展熱情,兩家博物館售票處的長隊一直排到大門口。
究竟是哪位藝術家的展覽深受荷蘭民眾如此喜愛?
荷蘭著名攝影師,藝術家埃文·奧拉夫(Erwin Olaf)出生於1959年的6月2日荷蘭的Hilversum市,年輕時的奧拉夫先是在Utrecht進修傳媒記者專業,但他覺得自己對文字記者職業沒有激情。
畢業後,他毫不猶豫選擇了紀實攝影專業深造,之後又開始了舞台攝影的學習。1988年23歲初出茅廬的奧拉夫拍攝的Chessmen《棋子》係列照片一舉奪得當年歐洲青年攝影比賽的第一名,一炮成名。
從事攝影行業40年,奧拉夫涉及了關於攝影的一切領域,平麵廣告,電視廣告,電影,MTV……
聚焦:王室係列與中國情結
原來,攝影師今年60歲了,海牙這兩個緊鄰的博物館聯合推出迄今為止最全麵也是規模最大的奧拉夫個人攝影展,為他祝壽。展廳裏每日人頭攢動,人們摩肩接踵駐足在猶如油畫般的照片前觀摩,討論,讚歎,盛況空前!其中他多次受邀為荷蘭國王、王後和三位公主拍攝的官方全家福和個人寫真以及拍攝於中國上海的人文照片引起觀眾們的一致關注和極大的興趣。
看到荷蘭民眾在王室拍攝的展廳中那種虔誠的神態,奧拉夫,正在用他的鏡頭,延續著荷蘭王室的人氣和命脈。而《上海》係列則是奧拉夫在2017年6次上海之行後,動用了50位工作人員共同完成。
通過這位享譽盛名的攝影師的專訪,我們了解了更多王室官方宣傳照和《上海》係列創作背景,奧拉夫與荷蘭王室的拍攝淵源,他的中國情結還有他從事攝影職業40年的苦與樂,得與失。
01、奧拉夫先生,您多次被欽點為禦用攝影師為荷蘭皇室官方重要節日拍攝。您是什麽時候開始為荷蘭皇室拍照的?為皇室拍照和普通商業拍攝有何不同?
2011年王妃Maxima 40歲生日的時候,我被欽點為她官方生日照片的攝影師。那是我第一次為荷蘭王室拍攝。 和普通商拍不同之處,在於拍攝王室時我們啟用了攝影工作室裏最多和最先進的攝影設備。 王室屬於所有荷蘭人民,所以王室照片的拍攝計劃一定是事先經過深思熟慮的。 幸運的是,我的拍攝思路和想要呈現的效果,和王室的想法不謀而合。
02、在您的係列作品裏我看到了分量相當的中國係列作品,而這個係列您為什麽選擇了上海作為拍攝城市?
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整個世界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國家曆史的痕跡漸漸褪色,被越來越多的現代元素所代替。而上海,曆史和現代元素和諧又衝突地共存著,這讓我很感興趣。
2012年我比較滿意地完成了柏林係列的拍攝之後,以此為基礎和參考經驗,我開始前往中國,這個曆史悠久的泱泱大國進行拍攝。
03、上海係列中,您選擇了建於30年代前的一些老建築,講述了一個女人離開一個男人的故事。通常拍攝之前,您是先有了拍攝計劃再去尋找與之匹配的拍攝場景?還是這些建築和場景給了您這樣的拍攝靈感?
兩種情況都有吧。抵達一個城市之前,我常常會先製定自己的拍攝計劃 ,但到達上海之後,城市裏的建築,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兔子,紅色大字報,越來越昌盛的整容業對我的拍攝計劃都有新的啟發。
04、在此之前,看過您走在上海的街頭,看見因為做了雙眼皮手術的女孩兩眼蓋著紗布,這引起了您的好奇心。因為您覺得在荷蘭好像沒有人關心自己眼睛長得大小的事兒,於是您用相機把這個故事定格下來。那麽在您多次前往中國的旅程中還發生了什麽讓您覺得有趣的文化差異和習俗呢?
我相信歐洲和中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和風俗習慣不知凡幾,一些我在歐洲沒有接觸過的新現象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我發現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不管是在公眾場合還是私人場所越來越依賴他們手上的手機而忽視了身邊真實的世界。當人們圍著一張桌子吃飯,即使是夫妻二人居然還要通過手機互傳信息來溝通,簡直難以置信,這樣的夫妻關係多麽不溫馨啊!
上海係列裏還包括一部短片,在視頻裏模特們會轉向觀眾說一句話或者問一個問題。其實我很難用這個係列確切地表達中國女性內心的聲音。因為中國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上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她們在家庭和社會上敢不敢吐露自己真正的心聲?她們在努力滿足社會和家庭對她們的要求後有沒有堅持自己追求夢想的權力?歐洲女性就不需要麵對這些問題和壓力。
05、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預期的等待都是美麗的,未知的等待卻各有焦慮。在您的《等待》係列中一個穿著傳統服裝的中國女人在一個西餐廳靜靜等待著一場約會的到來。您想在這組作品裏展示一種美麗的還是焦慮的等待?
等待係列要講述的故事就是關於等待的故事。等待可以是一種享受,雖然偶爾漫長,但在等待中,我們的身心慢慢平靜下來,那些浮躁和焦慮在等待中慢慢沉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等待的過程。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對等待漸漸失去耐心,電子球友会登录入口的興起比如手機,讓人們不停追逐著喧囂,娛樂,社會變得越來越浮躁,而我想探索等待中人們的情緒。
短片中的女子正在等待她約會對象的到來,而你看到她在等待中慢慢變得越來越焦慮。
這個短片我們拍攝時一次完成,希望能夠盡可能真實地顯示和記錄等待的過程。 我並沒有嚐試通過自己的作品向觀眾傾注我的思想,我更願意通過我的作品和觀眾們對話,觀眾們慢慢可以注意到我作品背後的意圖,從而走進我的內心。
06、除上海之外,您還有去中國其它城市拍攝或者展出的計劃嗎?
目前還沒有其它計劃。 中國地大物博,還有很多城市值得去探索,或許在未來我的中國之旅中又會有一個城市會激發我創作的靈感,讓我迫不及待地開始著手創作呢!
07、您看過中國攝影師的作品嗎?有沒有讓您印象深刻的中國藝術家或者攝影師?
當然,我也會關注中國攝影師,中國攝影對我很有吸引力,英年早逝的中國攝影師任航的作品就很棒。
08、您最喜歡的中國食物是什麽?
歐耶,這個問題,哈哈。食在中國,我在中國品嚐到太多美食了,記住那些食物的名字實在太困難啦。
09、在中國傳統文化習俗中,性、同性戀、死亡等仍然是禁忌。因為您現在上海展出的一些大膽前衛的題材而被中國媒體稱你為“ 情色攝影師”, 你怎麽看這個定位?
如果人們對這類題材至今還有禁忌的話讓我感到遺憾,但與此同時,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在中國向中國觀眾展示我的作品。這也意味著這個國家在進步,對前衛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包容。如果人們僅僅把我定位為情色攝影師,那說明他們還沒有充分了解我。
10、從事攝影事業40年,您的每個係列風格迥異,形式豐富,您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哪裏?
我特別喜歡觀察人的情感變化和世界的發展。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所以我非常想去探索那個小宇宙裏的喜怒哀樂。靈感來源可以很“小”,小到從很細微的自己生活中的感受或情緒中來捕捉;靈感來源也可以很“大”,從人類個性的解放,社會的進步程度中都能有所啟發。
11、您對眾多熱愛攝影的年輕攝影師的意見和忠告是什麽?
專注,努力,在風格上獨樹一幟。
12、作為一名成功的商業攝影師,您覺得自己成功的秘訣是什麽?
一時的成功可以是偶然的,長久的成功是必然的。取得成功當然需要一些運氣,但比運氣更重要的是拚搏和持之以恒。
最後:關於未來
13、在您的展出中我們看到大量的視頻,您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叫《Tadzio》。 如果健康條件允許,有沒有今後繼續拍攝電影的計劃?
我在拍攝Arthur Japin(荷蘭一位知名作家和演員)的一本書改編的電影時由於我的肺氣腫,我不得不半途而廢。 因為家族遺傳我患上肺氣腫已經20餘年,平時走樓梯喘氣都覺得吃力。醫生曾一度斷言我活不過55歲。如今我覺得自己體內的能量越來越少,很遺憾,拍攝電影已經力不從心了。
14、6月2日是您60歲的生日,您打算如何度過這一天?您的生日願望是什麽?
哈,我60 歲生日當天將會舉辦一個盛大的聚會來慶祝60歲這個裏程碑。我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像現在這樣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
15、您打算開攝影班傳授攝影技藝嗎?如果有的話,記得通知我!
我經常講課,請留意我工作室的官網,或許有一天你們都能來參加我的攝影課程呢。
在采訪最後,我還問過奧拉夫一個問題: 在紐約這座五光十色,信息發達的國際大都市裏,人們每天被最精美的圖片包圍著,而奧拉夫第一次前往紐約展出的 Mature 《成熟》係列紐約人民並不買單,奧拉夫如何應對,消化來自外界否定的聲音呢?
奧拉夫告訴我,麵對這樣的局麵一開始當然會讓他心情低落。消極過後,整理心情,繼續出發。他對自己說,紐約,我還會再來。
2000年,奧拉夫帶著他的Rain《雨》係列傾情回歸,重返紐約這個國際大舞台。這一次未展先紅,紐約觀眾光是看著展前介紹就被《雨》係列渾厚的色彩和看似波瀾不驚,卻醞釀著即將到來的波濤洶湧的情緒而吸引。展出前收藏家們就開始爭先恐後預購作品,展出反響熱烈,非常成功。
球友会app最新版本更新内容攝影 球友会登录入口拍攝 家具拍攝 燈飾拍攝 亞馬遜球友会登录入口拍攝 電商球友会登录入口拍攝
淘寶球友会登录入口拍攝 拍攝服務
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專注追逐光影的40年,那個狂熱,執著,孤獨,掙紮著的奧拉夫依然用照片講述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思考,用鏡頭鐫刻著他對生活的脈脈情深。那個即將步入60歲的奧拉夫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